母乳人生終於也寫到了最終回,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懷念那段親餵的日子
睿兒出生在坐月子的時候是全親餵,等我開始上班就是白天瓶餵晚上親餵,剛開始上班擠的奶量不夠多,滿月才吃60,二天保母就幫我追到120~140....於是我在睡前使用配方奶餵他,睡前擠的那一瓶就是隔天的便當。約是12點喝奶可以睡到五、六點,但中間我還要起來擠一次奶,後來太累懶的擠就直接抱來躺餵。等奶量衝上來之後便很久沒有餵配方。
要不要夜奶是看小孩的氣質,並非長輩說的配方奶可以喝比較飽較好睡。若他要睡親餵也可以睡過夜,他不想睡就算喝配方奶+米精還是照樣二小時就醒來。(配方奶難消化,只是母奶的輔助品,能親餵最好,不要過度依賴配方奶,但是餵母奶壓力不要太大,奶量不多搭配方奶也是可以把小孩養大)。
大約2-6個月都是保持在全母奶,到六個多月因為厭倦了擠奶及帶著保冷袋到處跑的日子,我試著開始拉長擠奶的時間,從本來的一天三次,到一天擠一次,若不夠的部份就補配方奶或庫存奶。這樣開始我的工作就比較好安排了,請保母下班前不要餵太飽,睡前仍然是親餵。到後來我是希望可以餵早安奶及睡前奶,中間不必再擠奶,喝配方奶與副食品就好。
正式退奶前,早上起床前親餵是九點多,傍晚五、六點擠奶到200左右就停手。十點去接小孩回家,半夜一點睡前奶,早上六點躺餵。但是超過12小時不擠真的爆炸到一個不行,去保母那接小孩時,一抱起來他碰到都快痛死了,回到家也不管小人是不是餓,先都奶再說,甚至於隨便手擠一些些,若碰到他吃飽了完全不吸,就擠起來讓他睡前喝。這時候常常塞奶硬塊白點,於是下決定還是吃點退奶的食物退一點奶量
中葯房買生麥芽(減奶量)+蒲公英(消硬塊),一帖60元,六碗水煮滾,轉小火20分鐘,沒有再煮第二次。查資料分享是說不能一口氣喝完,跑完廁所會很快代謝掉讓效果不佳,所以是裝在保溫瓶裡,一小時喝個幾口。退奶要連續喝,所以就沒有冷凍起來
因為太難喝,一帖分二天喝完,第三天就喝人蔘飲。桂格養氣人蔘不好喝,因為有摻其他中葯,人蔘量太少。正官庄好喝一點點,但是還是全家有賣的高麗人蔘精華液(99元)最好喝,裡面有一整枝的人蔘,味道單純甘甘甜甜的,反正也順便補身。退奶三寶裡我不愛韭菜,就是生麥芽跟人蔘輪著喝
總共喝了四帖麥芽,四瓶人蔘,剛好遇到過年的九天連假,白天就配方奶+副食品,完全不用擠奶,也不太會漲痛,大概可以撐到24小時餵一次。本來都維持在睡前親餵,不但可以安撫他的哭鬧還可以直接奶睡。但六點的早安奶他吸過之後發現整個乳房會有刺痛感,應該是因為奶量少了,間隔時間不夠長,奶量分泌的不夠引起泌乳痛(二、三個小時後就會消失)。所以我就調整成睡前配方奶,早安奶躺餵,這樣也省得再起床泡奶,他也不會因為肚子餓而大哭。
一般退奶若不用葯物或退奶食物的話,大多延長擠奶或每次不要擠太空,ex有100的奶量就擠到80就好,持續個幾天再減量。這麼做很容易有硬塊、小白點,可以搭配王不留行+通草,是通乳腺用的,可以讓硬塊或塞的乳腺暢通,比較不會那麼辛苦煮法:中葯店買王不留行(有分籽跟木材的部份,都可以)+通草,一份大約是20元,用1000ml的冷水煮到滾,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不留行籽煮起來很清澈,帶點粘稠,木材的部份煮起來則是像麥茶的顏色。通常我會再煮第二次,二次加在一起待冷後放進母乳袋冷凍,要喝的時候退冰加熱即可,畢竟奶也不是天天塞,冷凍比較好存放
母奶是喝得久好而不是喝的多,睿兒副食品吃的很好,不挑食也不挑奶(凍的冰的親餵的奶瓶的都ok),母奶可以給他好的抗體,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一直餵下去
原本覺得這樣的狀況很好,不用擠奶不會漲奶,只有在親餵的時候會有奶陣,那時我就想說,這樣應該餵到一歲也不是問題,我還是可以保有跟小孩的親蜜時光。沒想到,年假過完的一周裡,八個月大的睿兒連續長了第五與第六顆牙(上排四下排二),長牙的小孩難免會咬媽媽奶頭,我怎麼教怎麼罵甚至彈他嘴邊肉都無效。不想讓受盡折磨的乳房再辛苦下去,也想要保留住親餵的美好回憶,加上他副食品吃的很好,於是下定決心退光!!
這次沒有再喝退奶飲品,直接採用不擠的方式,據說這是退奶最有效的方式。因為我已經減量了,若沒有減量要直接不擠應該沒辦法達成,因為會很漲很痛根本沒辦法抱小孩。這期間我希望可以讓他的早安奶延長到我們起床的時間同步喝,所以不到早上六點他哭只抱哄不餵奶(人類睡眠時是不需要進食的,這可能是我之前為了不擠奶而躺餵養成他的習慣),漸漸的,七點、八點醒來都是只抱哄,到現在他就是九點多醒來才餵早安奶
第一天還ok,到了30幾小時就很漲了,用手擠奶的方式擠在溢奶墊裡,擠爆一張或不漲痛就停手。四十幾小時開始有硬塊,也能摸到整條硬的乳腺,碰到也是會痛,夜裡胸口就像有顆大石一樣難以入睡,幾次兒子半夜哭我都很想把衣服掀開,但是也只能說服自已別前功盡棄,餵與不餵都是自已的選擇,再餵就會繼續泌乳,後面勢必還是要再重來
到了第三天,奶量較少的右奶硬塊及硬乳腺漸漸的消失,整個變軟奶了。奶量較多的左奶到了一周都還有硬塊,此時大小奶很嚴重,隨著不親餵不排空的天數愈來愈長,硬塊就慢慢消失了。現在到了二周還1/5的硬塊在,我都趁洗澡的時候擠一些掉,應該只是剩餘的乳汁了,擠了不會有奶陣,每擠一次就會再消一些。我看到書上寫過退奶到發現乳汁呈現到初乳的濃稠狀應該就是成功了
退奶的心情很複雜,我從出生就痛苦的想退,從含乳不正確,歷經破皮、流血、結痂又重來、水泡、白點、塞奶、工作時間不固定還要搶時間擠奶、出門一定要背著裝了擠奶器+冰寶+儲奶瓶的保冷袋、到處找地方擠奶、到了長牙被拔罐、被咬、孩子愛玩喝奶不專心常常漲到翻或噴的到處是。為了孩子一直堅持到八個多月。退奶時理智及情感不斷的拉扯,想要身體自由的一天,卻又捨不得親餵的親密時光,痛並快樂著...
退奶後,擠奶器、溫奶器、哺乳衣都可以收起來賣掉或送人,孩子餓了奶粉一泡五分鐘就解決。可以買漂亮的衣服、穿正常的內衣、不用被漲奶叫醒、溢奶墊也免了、沒空時別人可以幫忙餵....只是心,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失落,還好自已還記錄了一些親餵的照片,唯一可惜的就是沒有留下在房間之外公開哺餵時的照片(當然在外面餵的時候有用哺乳巾遮一下啦!!)
睿兒不是全親餵的小孩,有12個小時在保母那瓶餵,從不挑嘴的他只要能被餵飽都ok,退奶的時間裡,((((( 他。完。全。沒。有。討。奶 )))))這讓我不知該哭還該笑。他一點都不眷戀媽媽的乳房,就算我換衣光著身子被他看到都沒反應,原本在哭鬧的他看到奶瓶時還笑的特別開心>_<,所以我的退奶很順利,沒有小人不配合的問題,沒有太多的痛苦,當了八個多月的奶媽功成身退!
母奶最好,是上天賜予母親唯一不可被取代的任務,我沒有母奶強迫症,純粹只是自已想要餵母奶,當媽之後認為只要媽媽自已好帶,要怎麼餵養自已的小孩都可以,我的母奶路也因為混餵而讓我的母奶路餵的算長久,餵與不餵都是媽媽自已的選擇。每次看到媽媽們被強迫斷奶或是雜音不斷(ex:寶寶一直哭是不是喝不飽、寶寶長不胖就說媽媽的奶沒營養、六個月後母奶沒營養不要餵、這麼大了還喝母奶羞羞臉、不要親餵孩子會很粘媽媽、親餵不知道小孩喝多少...等)餵母奶的辛苦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與鼓勵,左鄰右舍三姑六婆又沒叫你幫忙顧小孩可以不要出一些有的沒有的意見好嗎?
以此記錄我人生中八個多月的奶媽生活,也向所有的媽媽們致敬(網路上追奶的文章很多,但退奶的文章很少,自已也查不太到,所以我的方法跟大家分享)。最甜蜜負荷的育兒生活進入副食品階段,小人也從只會躺著的嬰兒,進化到抹布模式的爬蟲類,衝向會站立行走的兒童,接下來,還有很精彩的生活等著我!!
延伸閱讀:
痛並快樂著的母乳哺育生活
母奶追追追,擠奶儲奶發奶用品分享